肖琳,山东滨州人,我院外国语系2008级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届考取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硕士,现于北京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母校校训激励我仰望星空
母校带给我许多深刻而珍贵的回忆:比如和同学一起组织中秋节晚会,冬至包饺子,在学院礼堂举办晚会,一起准备板报评比,和室友谈笑风生、装饰宿舍,和兴趣相投的朋友们聊聊文学、分享书籍等。总结起来就是俩字:真诚!
在东昌学院校园
当时,英语系(现我院外国语系)的每位任课老师都曾给予我宝贵的教诲与启迪。许鲁之老师的英美概况与翻译、常荷丽老师的语法课、关霜秀老师的听力课、倪鹏老师的语言学课、孙丽秀老师的精读课、张明花老师的美国文学课程等,无一不是宝藏。
班级黑板报
邵小卉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也是我的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在她教授的英国文学课上,我第一次读到了莎士比亚的原著。邵老师的言语、表情,无时不在散发着青年教师的那份激情和自信,一下点燃了我对教师职业的向往。
偶遇校园主题活动
读书使人充实,辩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专业的学习,提升了我的英文水平,而平时不善言辞的我,通过校报编辑部和系宣传部平台的锻炼,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学术会议后聚餐的轻松一刻
在我的记忆中,母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尊师重道,秩序井然。“崇德尚学,求是致用”的校训,至今激励我树立远大志向,时刻冥想自己的人生愿景,并坚持不懈为之奋斗。
在午后的静园晒太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的愿望是能够像我的这些良师一样,毕业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以学术为志业,为有梦想的学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读博是必经之路。
如何面对专业及
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
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爱一行,学一行”优先;而从就业的角度讲,“干一行,爱一行”可能更靠谱。
肖琳在斯德哥尔摩
首先,从学习到就业,眼光应放长远,分别做好短期和中长期规划,尽量选定一个目标持之以恒,换专业和跳槽付出的时间成本高,沉没成本高;其次,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要仔细观察专业、行业的前沿发展动态,依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信息科技极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中保持活力和创新能力,增长才干。
在北大百年讲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到东昌学院后,我就制定了比较明确的个人规划。必修课、阅读、写作等专业学习和实践,就是学术和科研的必备利器。
在瑞典学术会议的专题小组合影
本硕博,我三跨专业,其中困难重重。鉴于自己英语专业生的优势,平时功夫用在课堂上,英语通关无碍。而在专业课的学习备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我都是通过考研群向目标学校在读的师兄师姐求助。考博时,则通过旁听相关课程,直接面对面交流求教。
在瑞典与各国青年学者
对我而言,读博充满挑战,没有意志力和勤奋的态度,将会一事无成。能活在当下,踏实工作,作为PhD能Ping Heng Dian(找到学术和生活的平衡点)而不是Permanent Head Damage(永久性脑损伤,纯属调侃)就是一种成功。
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球星C罗说: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值得拥有的东西,永远都来之不易。也许今天竞技台上的你不是C位出道,没关系,人生是长跑,而路在脚下。当后浪不断奔涌,就会逐步建立起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和掌控感,离目的地也就越来越近。
最后,衷心祝愿母校桃李芬芳,宏图更展,再谱华章!祝学弟学妹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前程似锦!
谨祝教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