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第二十一期博士论坛在文科大楼1306室如期举行。本次博士论坛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ECNU Review of Education执行副主编——陈霜叶老师,论坛的主题为“质性研究的器与道:研究生可以如何做”。
论坛现场
论坛一开始,陈霜叶老师就发起了一场“破冰活动”,以她的一篇文章《察器求道 转识成智:质性教育研究五年述评与学术共同体的使命展望》作为导入,邀请在场的同学们提出相应的疑问,或是诉说他们自身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每一位同学都充分地参与其中、融入到这一场论坛当中来,现场的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诸如“怎样才能像陈老师一样在文章中融入一些有新意的故事?”、“博士生如何阅读英文文献,向国际化发展?”、“作为初入门的博士生,如何更好地学习质性研究方法?”等问题。
陈霜叶老师首先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中寻找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也指出文章以故事开头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的风格、主编的想法,但根本还在于故事能否与文章本身紧密结合。在阅读杰出研究者的文章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经常会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一些文学作品,而这正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够实现的。
暖场活动
接着,陈老师提到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任何研究方法不是在自己的关怀下进行实际操作,就不是自己的方法。当一个研究者使用一种研究方法时,一定要思考“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自己想要通过这个研究方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这种方法,真正地突破这个问题。这就如同“方法”与“洞见”、“研究方法”与“研究者” 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方法”更神奇?还是“洞见”更有创造力?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关注于研究本身,而不是追求所谓复杂、高大上的研究方法。
陈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
另外,陈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多进行有效的练习,因为研究者在不断地尝试研究方法、练习方法地过程中,也必然会推动其自身对研究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是对研究者的解释能力、深度思考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考验。
陈老师还指出质性研究的书籍大部分来自英文领域,并且大部分来自美国,但研究者往往更倾向于研究自己周围的环境,这是因为每个人最了解自己所处的母语环境,就如同中国孩子在美国课堂中经常被教授误认为没有想法,是在“被灌输”,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这也许正是我们中国的研究者需要去研究和探讨的,也是对中国智慧的贡献过程。但同时,陈老师也鼓励大家更多地阅读英文文献,因为它也许是我们在语言隔阂的情况下最能够接触到的一种外语研究。
分享交流
最后,陈老师认为任何研究方法最终都要应用于具体的研究,在研究出版成果上呈现研究的过程与结论。所谓质性研究之“器”,就是取其形而下的特征,将研究的具体形式、承载研究的论文具体形制特征定为“器”。而质性研究之“道”,就是取其形而上之意,喻为超越单独个体研究或具体的研究方法或研究形态,学术共同体追求共识的科学精神与道路。
正如陈霜叶老师质性研究的初心与使命,本次博士论坛活动不仅仅旨在培养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的研究能力,拓展他们的研究思维,更旨在推动国内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进一步凝聚由质性研究生发的“察器求道、转识成智”的共识,利用质性研究的特质,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提供更有启示的知识与智慧,从而推进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中国化与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