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焦虑下的企业家

日期:2019-10-13 13:23:27

回顾过去的商业历史,从未有过像现在如此快速的变革。
 
从权利驱动,到市场驱动,再到需求驱动,一群创业者自上而下地陨灭,又自下而上地消损。在波谲云诡的商业迭代中,我们亟需关注一个新的群体现象:“焦虑迭代”。

传统实体苏宁创始人张近东,从2009年就开始了艰难的全面转型之路,应对电商的降维打击。

75岁的中兴创始人侯为贵本想功成身退,但没料到,突如其来的国际形势压力迫使他不得不老骥伏枥,再次出征。

过去几年的共享经济风口正盛,裹挟着戴威短短3年就站上了“胡润百富榜”,可他没看到藏在风口背后的、全线溃败的至暗时刻。

这些注定要被铭记的案例昭示着:新时代企业家的面前更加荆棘塞途。每个人都焦虑地坐在市场经济考场中经历一场严格的“全球阅卷”,只是落笔之处,题目各有不同。

稍不留意,满盘皆输。

吴晓波说:“给悲剧一点掌声”。不过在那之前,本刊认为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给焦虑一点反思”。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将从企业转型困境、盲目追风迷失、个人话语权和风险指数平衡、缺乏他人理解的寂寞,以及国际形势压力五大方面,复盘部分典型的企业案例,解剖新时代企业家所面临的焦虑病症,总结出最具普适性价值的商业经验,供更多企业家参考和借鉴。

成败风口

他们还在梦想着改变世界,可世界先他们一步,把泡沫和幻想戳破了。

风口,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人们开口闭口的真经?是互联网刚接人中国,BAT顺势而为、站稳脚跟时?是双微生态圈逐渐完善,自媒体人遍地捞钱时?还是雷军的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被无数创业者奉为经典时?

过去几年,我们大开眼界:泛滥的风口与漫天的猪,重构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轨迹。但,有人被卷上天.就有人被狠摔下地。在这场幸存者游戏中,风口,就像那盏阿拉丁神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你的愿望,但小心,它也会在步步迷失中吞噬你的灵魂。
 
共享经济陷阱

2017年,戴威登上了“胡润百富榜”。含着金汤匙出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硕士期间就创办ofo,戴威称得上鲜衣怒马、意气风发。而后遇到的“贵人”朱啸虎,更加速了其人生的狂飙突进。他如同一头猛兽,乘着小黄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角落横冲直撞。

随着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模式在欧美市场的成功,加之滴滴垄断中国,共享经济一下子成为了风口上的行业,投资热潮接二连三。

戴威理所当然地相信共享单车这股风会刮得越发猛烈,他相信他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天真又好强,所以戴威不愿乖乖听滴滴的话,也拒绝投靠阿里的资本。如此显而易见的成功一定要由自己亲手完成。

但风口就是这样,追的人一多。馅饼就变成了陷阱。当风势骤停,起初飞得最高的摔得最重,就比如小黄车的故事。

去年10月,ofo在郑州还拥有9.8万辆的共享单车市场份额,而今年4月,只剩下不到4万辆。同时,它的工作重心,已由优化运营转向清理破损车辆。

曾经青春洋溢的小黄车草草散场,以15元一辆的价格被送到废品回收站。而ofo的总部,有超过1400万人在排队等待退还押金……“乘风而起”的天之骄子一夜变“老赖”,ofo被整个社会追讨押金的同时,资本放手不搀扶,等它自然破灭再现身收拾残局。

戴威和ofo這两个被风口催生,被资本喂大的孩子,终于摘下了王冠,在经历了一次次融资失败的无助后。现在只求做到妥善收尾:“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

戴威的陨落并不是共享经济之“单车分战场”中的个例。最多时市面上有数十个品牌争奇斗艳,到目前只剩下摩拜、小蓝车、哈罗、滴滴几个背靠大山的“主力军”在苟延残喘。短短三年时间,共享单车这股风,就将总计超600亿元的融资吹成泡沫。

但“过剩产能+其享平台+人人参与”,宣扬合作、环保的“共享模式”依然仿佛来自新世界的一阵旋风,誓要更新旧世界的消费观念,抵制傲慢的酒店、霸道的出租车公司和政府监管的威权。

当单车在国内市场打得头破血流之后,资本又争先恐后地注入共享充电宝、共享座椅、共享雨伞、共享办公室……生怕错过了共享的风口。

就说共享充电宝,2017年上半年最疯狂时,短短10天行业融资金额近3亿元,40天内拥入12亿元。IDG、腾讯等超20家明星机构入局,有投资人曾形容当时的充电宝:“融资速度是单车的5倍”。

或许,直到今天,我们才终于能够看清,共享之风吹来的不是盆满钵满,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摆在每个企业家和创业者面前的一地鸡毛。
 
风,越吹越让人找不着北

如果说,共享经济的风口把戴威迅速裹挟到高空又狠狠地摔下,那罗永浩,可算是与这阵风较上了真,不实现“御风飞行”绝不罢休。

从2000年在线教育刚兴起,罗永浩怒学英语,执教新东方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雷厉“风”行的潜质。

2012年,他看到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便产生了分羹智能市场的念头,于是立即高调地创办了锤子科技。而罗永浩这个门外汉却忽视了手机产业链里的各种复杂博弈,甚至一来就大肆扬言要超越苹果。

有人为他的情怀和孤勇买单,更有人在等着看这场闹剧怎么收场。
 
缺少对市场的深入认识就莽撞入局,罗永浩果不其然交出了6年亏损十几亿元的的惨淡答卷。已经迷恋上追风的罗永浩决定继续创业。

2018年8月20日,锤子投资的子弹短信上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当月最火的社交App,占据各大下载榜单第一,曾经一天拉新用户100万人。有业内人士甚至看好“子弹要颠覆微信”,不过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9月开始,子弹下载量就出现断崖式下跌。从巅峰到下架,子弹短信仅用了51天。

11月6日.锤子又发布3款智能家居产品:旅行箱、加湿器、音响。老罗,似乎已经忘记了2017年他的“畅呼吸”空气净化器最后的命运。
 
老罗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业内人士评价这句话应该改成“生命不息,追风不止”。盲目追赶商机,既缺乏成熟的前期预判,又分散团队的研发精力,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我们就说回社交软件吧。2019年1月15日,子弹短信升级到“聊天宝”。这回老罗对聊天宝的期待不可谓不大。他认真分析了市场趋势,集百家之所长,终于设计出这款被网友戏称的一一“大杂烩”。

“聊天宝”不只有聊天、社群,还照搬了些五花八门的玩法,例如,聊天赚零钱、限时秒杀、品牌清仓、1.9包邮、天天拆红包等。老罗这算盘按理说打得没错。主打看新闻赚零钱的趣头条,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平均日活用户已达3750万人。拼多多虽然一直负面缠身但也无碍它迅速上市。

不断有内容和电商平台往四、五、六线城镇下沉取得成功,“聊天宝”开拓了社交平台的下沉之路,又背靠自己的庞大流量,罗永浩相信,这款产品势必掀起惊涛骇浪。
 
然而理想和现实又一次出现了断层,短短2个月,“聊天宝”还是失败了。

罗永洁聪明、会说、能融资、勤奋,是营销界著名的“相声演员”。只可惜,市场这股风把老罗吹得晕頭转向。

是不是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的投机主义?

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有机农业、比特币、共享单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寻找和追随“下一个风口”,永远是创投界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海量商业机遇。我们比任何时期都害怕被超越、被边缘,每位企业家都惴惴不安地等待明天。

我们来回奔赴于一个个被密集催生出的风口,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或许要到最后才能看清,这不过只是一场自嗨的投机满足?

KOL:性感而危险的存在

KOL好似一个潜伏在身边的绝色美人,充满诱惑的同时也蕴藏危险。
 
不管你承认与否,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迷信”成功的企业家。后者是智慧和经验的标尺,是普通大众的风向标。这也解释了企业家除了拥有公司掌舵者的身份,还有一层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属性。

他们无意或刻意地出现在聚光灯前,无论是“王婆卖瓜”,还是掀起“口水战”,每一次高调亮相都能激起干层浪。

公众人物这一身份的加持,可以使他们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做营销。对此,他们身怀感激,但也惧怕营销战略出现些许的差池,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与此同时,一言一行都被媒体放大的他们,担心自己的放纵和卖弄被聚光灯捕捉到,在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不经意露出马脚,他们之前的苦心经营就会付之东流。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聚美优品的陈欧清楚自己颜值颇高。

凭借着自己英俊的面孔,陈欧在网络上出尽风头。他频频对新鲜事物发表意见。类似网红的打法为自己汇集了聚美最早的那批女粉丝。

靠着这批女粉丝。聚美优品度过了最艰难的成长时代。面对女粉丝的狂热,陈欧自信而飞扬,响亮地打出了“为自己代言”的口号,一时间风光无限。

与陈欧类似的还有陈年,后者时常金句频出,甚至有人为他整理出了经典语录,不管这些人的目的是戏谑,还是崇拜,陈年是当之无愧的意见领袖。
 
陈年也想凭借影响力为凡客汇集忠粉,但却没有打出一张理想中的好牌。

总而言之,他玩崩了。

2016年,陈年在参加节目时分享了自己对穆旦的崇拜之情,他坦言:“穆旦应该甩周杰伦10万条街吧,100年后大家肯定都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
 
陈年出言不逊,视舆论压力而不顾,打了一张险牌。但其实陈年的真实目的想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凡客做广告。

那时,凡客已经悄悄上线了穆旦系列的T恤。陈年大骂周杰伦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希望靠着自己的出格,为凡客的未来争取更多的希望。

在节目播出之前。步履维艰的凡客才解决了库存及债务问题。对于凡客而言,2016年是公司新起点和新元年,陈年想炒作一番,增加公司的流量和提高产品的销量。
 
然而事与愿违,时至今日,凡客依旧没有起色。毕竟用开嘴炮的方式消费他人并不是什么正能量的手段。不知陈年是否会为自己炮轰周杰伦的行为后悔。为曾经的这场闹剧感到不值。

有的人想主动出击,呼风唤雨;也有人沉醉在一帆风顺之中,在职场中运筹帷幄,饮酒正酣,却不料自己稍微的大意,就为公司酿成大祸。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京东CEO刘强东对此深有体会。他苦心经营、努力为自己打造了“农村出生、艰苦奋斗”的人设,甚至别出心裁地担任平石头村的名誉村长、迎娶网红“奶茶妹妹”。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明尼苏达州,命运对他开了一次玩笑。

2018年秋,明尼苏达的夜晚格外舒爽,阶段性学习终于告一段落。觥筹交错间,刘强东盯着杯子里的红酒有些微醺,血红色的酒水里似乎浸泡着妻子的影子,不免发觉自己有些寂寞。

也许是被寂寞冲昏了头,第二天。刘强东就被美国警方以“性侵嫌犯”的身份缉拿归案。尽管3个月后,美国警方称缺乏证据决定放弃起诉刘强东。但从那个夜晚开始,刘强东就知道,不管自己清白与否,此次事件对京东的危害在所难免。

大众并不在意事件的真相,刘强东的罪名就算真的“莫须有”,对京东的伤害也成定局。

果不其然,事件曝光后,京东股价收跌5.97%,市值瞬间蒸发了27亿美元(约合180多亿元人民币)。

陈欧则可以用“成也KOL,败也KOL来形容”。

面对消费者的假货质疑,陈欧坚定地表示聚美优品根本不存在假货,之所以有这样的传闻完全是对手栽赃。然而陈欧没有料到,自己的这番话很快就被现实如同尖刀一般戳破。

出现在聚美上的欧美大品牌们纷纷表示并没有授权给聚美。霎时间,舆论一片哗然。

不久后,一家生产假货的公司被查除,其假货供货商中聚美优品的名字赫然在列。事已至此,陳欧慌了神,自己为公司带来流量的同时也为它埋下了炸弹。

历史并不会改变,陈欧公然“撒谎”无疑放大了聚美优品的假货现象。时至今日,聚美优品仍没有逃离假货风波带来的阴影。 

风光不再,狼狈退场

相比大部分公司核心人物的苦心经营,也有人为追逐利益,视道德标准而不顾,不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把自己推向深渊。

几年前,贾跃亭好不风光,站在舆论风口的他迎娶女星、为乐视多次发声。
 
谁又能想到,曾经在乐视指点江山的贾跃亭有朝一日会身败名裂?想到自己国内的妻儿、乐视的凄凉以及法拉第未来的前途未卜,贾跃亭定是睡不安席。

不管是其个人以借款给乐视的名义悄悄套现,还是在公司资金紧缺情况下,未履行承诺借钱给公司上市,贾总似乎对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企业不太上心,于是就有了抛妻弃子远赴美国追梦、说了两年的“下周回国”、却迟迟不肯登机的闹剧。
 
孙宏斌接盘乐视后又黯然退出,公司情况每况愈下。数位高管临危受命,却也无力回夭。在不少人眼中,贾跃亭言而无信,乐视的败局已定。乐视大楼被前来讨债的供应商包围已经成为常态,不知道远在美国的贾跃亭对此会做何感想。

妻子和一双儿女都被排在了梦想之后,贾跃亭只身A前往美国为法拉第未来奔走融资,全然不顾自己已经被列入了严重失信的名单中。躺在玫瑰花墙环绕的大别墅里,贾跃亭是否会五味杂陈,感叹自己对国内的溃败无能为力?

曾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贾跃亭,现在已经被冠上了“跳梁小丑”的名号。前后反差如此之大,正是因为KOL的身份将他的商战失意、人品失格的败局无限放大。

即便贾跃亭仍在美国试图创造奇迹,却已经透支了他在国人心中的信誉度。信誉度的缺失是生意人最害怕的结局,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命脉,也关系到了自身的发展。就算贾跃亭有朝一日再度功成名就,回国后的他也得花大价钱重造“人设”,并且付出难以想象的时间成本。

要是给一企业家的不同角色排序,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KOL。纵使他们如何叱咤风云,也不会完美,也会有放纵,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任何缺点都被放大。

KOL给了企业家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也赐予了企业家比常人更多的风险。

孤独前行

中国的企业家被太多人不理解,决策者本身就是孤独的化身。

马云在接受央视《对话》栏目的采访时,对创业者的建议是:要学会承受孤独,创业者都要靠自己的毅力走下来。他坦言:“我是个孤独的人。就像爬山。越往上走的时候,边上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个特性。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别人不相信,难道我把心打开给大家看?”

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光鲜的背后总是承受着无边的孤独与寂寞,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产生焦虑的情绪。

孤独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企业家需要忍受无人理解的孤寂;一方面使企业家成长为中国商界英雄。拥有足够定力的企业家,能在孤独中杀出一条血路,与时代其舞。

超时代决策受质疑

张瑞敏是一个典型的孤独型企业家。有人为他超前的决策喝彩,同时也有人发出质疑的声音,几乎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超前思维。

柳传志这样评论过张瑞敏坚持在国外创立品牌的决策:张瑞敏在海外的做法,就是在树立自己的品牌。这个过程中,他没有选择并购,而是自己去创建。这个方式肯定有诸多困难,需要去摸索。

自古以来,从无到有去探索的路途必定是孤独的,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先驱精神令人敬佩。

在国外创立品牌的决策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既“大胆”又“超前”。与美的、格力选择做全产业链战略布局不同,海尔的选择显得非常“另类”。

所有人都在质疑张瑞敏的决策。
国际上有一个定律,企业到本国之外创立品牌。至少会亏损8年。事实上海尔在很多国家创立品牌,有的国家赔了不止8年。在国外创立品牌将面临100~200亿元的亏损,做代工将会多出200~300亿元的收入,张瑞敏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前者。
 
前期的亏损是有价值的,创立品牌,就必须建立渠道网络和获得当地用户的信任,这是金钱买不到的,必须靠时间积累,慢慢让用户认识你创立的品牌。

“所以,我们现在成为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同类产品(份额)最高,其他的有很多还是做代工,因为可以保证利润、现金流,但这是比较短期的看法,与创立品牌是背道而驰的。”张瑞敏在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上说道。

同样,因“自杀式”亏损经营模式来经营企业的还有创立瑞幸咖啡的钱治亚。瑞幸咖啡从推出的第一夭就进行大规模、高投入的宣传和促销活动,使用疯狂补贴的营销策略来吸引顾客二次购买。2018年。瑞幸咖啡收入8.41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也就是说,瑞幸咖啡的每一笔收入都会带来大约2倍的亏损。

在持续亏损的前提下,瑞幸咖啡开启疯狂开店模式。2019年3月底已在全国28座城市铺设了2 370家门店。

“这就是一个必死局…‘这就是下一个ofo啊”“要么是真土豪,要么是布了个大局”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钱治亚说过,瑞幸咖啡的愿景就是“做每个人都喝得起、喝得到的好咖啡”,这无疑是在进行“探索模式”和“教育市场”。用烧钱的方式去“探索模式”寻找给客户最好的体验,这是一条艰难万分的道路。

瑞幸咖啡的中英文名字都有幸运的意思,没错,瑞幸咖啡是幸运的,钱治亚也是幸运的。在所有人都不理解她的时候,钱治亚养了18个月的“孩子”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

钱治亚在上市致辞时表示,“IPO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瑞幸咖啡今后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门店拓展,以及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方面进行持续的大规模投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坚持高速扩张战略,坚守品质,推进咖啡消费平权。”

资金和时间的慢慢积累能够在国外创立品牌、培育市场,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企业家的焦虑不只来自于自己做出的超前决策无人理解,还有开展的一系列改革创新遭到反对和质疑。

改革创新受质疑

陌陌上市以后,唐岩坦言自己变得更加孤独,也少了很多倾诉的欲望。

尤其是近几年来,唐岩几乎将低调发挥到了极致。少有的几次公开场合露面。也只是谈一谈陌陌的发展和战略方向。对于时下追捧的风口。热点事件和喧嚣的新事物等话题三缄其口。

企业的命运与企业家的命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毁俱毁。企业家通常把企业看做自己的亲人。帮助“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成长。上市后有段时间唐岩特别焦虑,天天下了班后一个人去酒吧喝酒。

其实唐岩很早就意识到了陌陌的天花板。在他看来一个开放式社交平台如果只有功能性属性的话,将很难产生持续性。唐岩认为。“内容消费和社交是互补的”。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2015年12月,唐岩决定开通红人直播业务,遭到全体高管反对。当时时任陌陌运营副总裁的郑毅甚至认认真真做了一个财务分析.表明陌陌做现场在财务上肯定是要亏损的,还把分析结果群发给了所有高管。

一向放权的唐岩在这件事上显得很“专权”,唐岩的孤注一掷使陌陌成功赶上了直播风口,实现了陌陌持续至今的营收增长和用户增长,仅2016年直播业务就为陌陌带来26亿元的收入。

2019年5月11日凌晨,陌陌在其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5月11日O时至6月11日0时暂停动态功能,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严格审核。如今社会主流舆论对直播行业印象消极,但是关于陌陌的健康发展,唐岩从未停止过努力。

在互联网时代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唐岩能否使陌陌再次逆风翻盘也未可知。
 
企业改革创新是顺应企业发展的必要计划,企业只有积极推行改革创新,才能激发企业动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固发展。

过去十几年张瑞敏带领海尔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变革和颠覆,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创建新的商业模式?2005年9月,在海尔全球经理人年会上。张瑞敏系统阐述了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从此海尔开始了对“人单合一”的探索之路。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本质是: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也就是说,员工有权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决策,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己的CEO,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决定自己的收入。

推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比砸掉76台冰箱更困难。张瑞敏把2万名中层管理人员全部砍掉,变成自主创业的小微。此举一出,立即引来轩然大波,无人看好这个类似改革初期大包干的模式。

“如果你不颠覆,你就会被时代淘汰。对于我来讲,根本没有自满的这个条件,每天都有危机感,因为你永远要盯住时代的发展脉搏。”张瑞敏说道。

企业发展的跑道被逐渐拉长,这条跑道上有很多企业家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弃,没有一个企业家敢说自己已经站在巅峰。跑完了全程。因为时代瞬息万变,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模式;时代改变,商业模式必须要改变。

国际市场的“使命”

对企业来说,国际社会环境里的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转瞬之间,要么去得悲壮,要么活得热烈。对于企业家来说,为了企业的发展绞尽脑汁,需要时刻保持高度清醒的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走向世界的企业家们似乎焦虑T,就连饱经商海洗礼的老将也不例外……

柳傳志曾经说过:“这个时代,最为突出的就是不确定性,比如国内内部的市场形势,更多的还有国际上的形势。”纵览这让人不安的国际形势,像是在企业家床垫下塞了三粒豌豆,每一粒都硌得人生疼,让企业家头疼焦虑,辗转难眠,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贸易壁垒

当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型企业,开展跨国贸易时,贸易壁垒,成了很关键的问题。怎样快速适应当地的各类政策,融入到当地市场,变得异常棘手。

对于这事,最有发言权的企业家应该是任正非。

华为早期海外发展并非顺风顺水,2008年2月底收购3com遇挫;2010年6月30日在欧盟遭反倾销调查;2010年7月初被限进入印度市场;2010年7月中旬收购摩托罗拉搁浅;2010年7月底与2Wire失之交臂。就是这一切经历让华为成长为享誉全球的大品牌。
 
国与国之间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都是束缚企业在国际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相关的标准、政策并不相同,企业无法“接招”,自然无法得到更大的发展,虽然很多企业在国内发展顺风顺水,但是跨出国门以后,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在这个阶段,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了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并举的战略;在市场竞争上,采取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战略。任正非试图从多方面进行转型来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局。经过多方位的自我完善,以及适应国外市场以后,华为才以肉眼可见的进步速度逐渐走向行业顶端。

任正非当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企业走到今天这一步,焦虑肯定会有,但是也耍合理的缓解。”比如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先搞好企业内的质量信誉建设;熟悉国际贸易有关法律,就是熟悉游戏规则,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遭遇壁垒时及时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游戏规则;受到惩处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不然最终逃不了打道回府的命运。

渐渐做大做强的时候,任正非的焦虑似乎并没完全消散。因为市场是多变的,国际商业环境也是多变的,水土不服的症状随时都可能复发,此一刻的荣耀并不敢让人放松警惕,未来谁又能说得准呢?由此看来任正非床垫下的豌豆应该是最大的一颗……

科技哀伤

作为中兴创始人,侯为贵为中兴奋斗了30年。2016年侯为贵退休时说:“我就要75岁了,人生总要有不同的阶段,希望卸任后生活丰富一些。”本以为能安享晚年,没料到退休才一年多,中兴便遭遇劫难,老人只好再次挂帅出征。

中兴通讯自主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关键器件还依赖国外供应商。例如中兴通讯全球价值链所采购的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规模FPGA等核心部件按照出口管制规定被美国企业停止供货,中兴通讯的生产难以为继。

可以试想,当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被别人捏在手里,就好比竞技场上被对手卡住了咽喉,怎不叫人心生愁苦。
 
中兴通讯的三大应用领域里,芯片门槛最高的板块是RRU基站。由于缺乏自主技术,中兴基站芯片的自给率几乎为0,同时多种元器件依赖进口。中兴通信设备所需要用到的处理器、FPGA、基带、功放等离不开国外公司,7年禁令无疑是对中兴的一大重创。

不得不说,很多国家在科学领域掌握着多项核心技术,长期以来半导体领域基本被美国、日本霸占,而且还在不断更新。一些顶级供应商都是独家供应,中国企业根本无权购买。超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高端仪器制造等多项技术也都掌握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手中。这也是美国多次嚣张傲慢对中兴“小题大做”的底气所在。

对于国际型企业来说,科技是迈步往前走的核心,也是在行业里能否有发言权的关键要素。在科技变革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在依托信息技术、智能化的新生产组织架构,让企业效率更高,让产品更加完善。尤其以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在面对国际范围内科技快速进步的大趋势时,必然是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否则就会像侯为贵一样,晚年还要承受他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焦虑……
 
蝴蝶效应

特朗普上台,美国政策随之发生变化;欧洲,不仅仅是英国脱欧,还有宗教冲突;部分地区的战乱,股市的动荡;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社会福利的变化、各种恶意的竞争……也许是某一个很小的点,都会突然间引起整个世界商业环境的大变化。身处国际商业丛林里,企业家们又何尝不清楚这点,似乎每一刻都在刀尖上面行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为了很好地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杨元庆的焦虑,大家有目共睹。

尽管他想尽了办法来直面应对国际环境上的變化,但联想集团这些年频繁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决策,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或者说不得要领的。

对于杨元庆所一手推动的几次大型收购来说,虽然有少部分比较成功,例如对IBM电脑业务的收购,但是大部分却同样是失败的,包括对摩托罗拉、富士康手机业务的收购。

除了具体战略上的失误,杨元庆大局观的缺失,还使得他对联想集团长期目标的规划缺乏要领,没能建立起联想集团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2001年杨元庆接班执掌联想以来,联想数次病危,关键时刻还是靠柳传志救场。

看到此时联想的“脆弱”,就连国内的网友也坐不住了,直呼:“你耍把老爷子一手打拼出来的帝国给毁了!”

联想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保住自己的地位,也没能在同年代的品牌赛道上跑过华为。选择了贸易优先,后来技术也没有跟上。如今的联想。虽不至于轰然倒塌,但慢慢地被遗弃才是真正的苍凉。或许这已经不再是杨元庆和柳传志老爷子的焦虑,而是其他企业家共同的焦虑。

竞争从来都是十分残酷的,优胜劣汰毫不含糊。既然进入了国际大市场,竞争就是无国界的,任何产业都不再是在一个稳定的竞争市场中运行。贸易壁垒也好,科技创新也罢,发展越来越快,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一个走向国际的企业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目紧迫的问题,这也许是让企业家焦虑的根源所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们看到上阵的不仅仅是老将侯为贵、任正非、柳传志,还有许许多多中国走向国际的企业和企业家。未来,让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使命,依旧任重而道远……

转型之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下,企业发展要跟得上时代变化,而企业家们更是不能置身事外。

企业的转型升级没有止境,企业家亦是如此。转型,对于企业家而言,这个过程伴随着无数次的阵痛与煎熬。他们就像漂泊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各种不确定因素时常在不经意间出现。

互联网浪潮来袭,对于传统企业,无疑是场暴风雨式的变革,而大多数企业的转型,也许是被动的。“转型不一定能活,不转型一定会死!”这句具有煽动性的口号,更加重了企业家们的焦虑。他们是时代英雄的同时,背后也有不为世人所知晓的苦涩与脆弱。

张近东是转型之路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之一。3次转型,频开新局。他从1990年创立苏宁以来,在近30年的创业历程中,有过2次涅槃式转型。可以说。张近东的创业史,也是一部转型史。

在外界看来,苏宁的转型之路似乎充满不确定性:传统零售企业能否华丽蜕变成互联网零售企业?离开舒适的“温水区”,牺牲既有的利润、扩展新型业务,是否能让苏宁博得更为广阔的未来?

张近东的答案是,不能有“鸵鸟心态”。面对转型。张近东既是一头勇猛的战狮,也是不怕死的“吃蟹人”。张近东甚至直言:“苏宁不转型会死。”

从2009年开始,张近东便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开始了艰难的全面转型之路。苏宁选择了在自己业绩最好的年份,主动陷入“转型焦虑症”,张近东的药方是拿互联网向自己开炮。

任何尝试都需要付出代价。2012年,一向稳健增长的苏宁云商开始出现亏损,当人们担心苏宁的亏损是否会成为常态时,张近东表示:“虽然我们在创新、布局,但是创新需要交学费,布局是要做投入的。”对于转型方向、转型结果,企业家们往往没有什么预判,这条路不亚于一片沼泽地,就算再难,也要鼓着勇气大胆迈出去。

2018年是苏宁智慧零售全面落地的一年,张近东在物流建设、IT建设等方面投入巨资。目前苏宁的成绩有目其睹,不仅智慧零售成为了行业领先的趋势,还在零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扬。这背后的原因,正如张近东所说,“提早启动转型布局,走出舒适区就是迈向新平台”。最終,短暂的牺牲换来了长期的自由。
 
企业家的江湖,或许从来就没有什么秘笈。成败皆由自身。

曾经风靡大街小巷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如今转型之路却越走越艰难。从2013年开始搭建020“邦购”互联网平台至今,美特斯邦威的转型之路虽然走了6年,但每次转型都可以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来形容。这也是大多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一个缩影。

像周成建这样的企业家们。他们最大的焦虑是企业转型的焦虑,最大的寂寞是被时代抛弃的寂寞。特别是在互联网新贵的降维攻击和强力洗牌下,他们的内心深处无不充斥着“烈日灼心”的痛苦和不堪。

当美特斯邦威“有范App”官方宣布“由于内部运营调整,得暂时说江湖再见”的时候,也证实其又一次互联网转型失败。面对折戟沉沙,周成建表示,企业家既要耐住寂寞坚守本心,又要顺应潮流迎合消费升级,非常难。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全球市场需求高速变化,企业如果无法同步升级,就会面临衰退甚至死亡。即使现在是行业第一,但若不能居安思危,当行业发生颠覆性变革时。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柯达或诺基亚式的事件呢?

企业家面对发展的不确定性并非坏事。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的柳传志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就谈到:“不确定性是常态,我们要永远关注形势。在市场变化的挑战中,往往蕴藏着机遇,拨云见日地抓住机遇,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企业家向前迈进之路从来没有坦途。在不断的变化和转型中,果断、勇敢做出调整和变革,是一个企业家真正的路。企业家的人生,好比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出发了就不能原地打转,只能一路前行。

公司的发展关乎企业家的荣辱,他们的焦虑大都来源于企业发展的命脉。当然,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便是自己悉心养育的企业悄悄被意想不到的因素扼杀。而这或许将是他们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光,焦虑被压力无限放大。他们不仅将面对社会的指责,还会对员工怀有隗疚感。

为此,一名合格的企业家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反省自己是否在安逸中犯了以下错误,这11类错误很有可能将企业无情杀死。

企业的11种死法

1.大客户依赖:减量、压价、欠款、拖期、退货、改规格企业之所以依赖客户,是对自身产品及业务的不自信,而后者才是企业家所有焦虑的根源,也是他们需要日积月累夯实的基础。

2.人员依赖:技术、销售、运营、财务、专家、关键人脉、关键团队、二把手

企业因人员流失而毙命,—是企业家本身的聚焦能力不够;二是企业并非行业龙头,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

3.资金依赖:银行抽贷、股东退股、短贷长用、负债过高、还款黑洞、错误投资、非法集资、财务混乱、低收益高借贷

一冢企业要是对资金过分依赖,是因为自身业务的不健康,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企业家管理的漏洞,也是企业家投资判断的失误

4.资源依赖:品牌失效、专家失效、土地失效、场地过期、工厂拆迁、原料涨价、原料短缺、能源价格、环境资源

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家需要做的是完善公司的生态系统,让公司拥有自我保护资产资源的能力,而非依赖外界的支持。

5.天灾损失:创始^健康、地震、海啸、爆炸、火灾、水灾、旱灾、雪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并不会对一家健康的企业造成致命伤害,要是有企业因此死亡,只能说自身不够强大、高层管理严重脱节。

6.人祸损失:供货质量、官员箭亏、员工受贿、合同诈骗、私开发票、对手卧底、恶意举报、媒体中伤

企业出现这些状况完全归咎于企业家建立的公司体系不完善、对外来压力应对不善。
 
7.牵连损失:担保连带、行业商誉、创始人声誉、退休负担、福利负担、裁员负担、责任事故、员工伤亡

企业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公司出现牵连损失很有可能是企业家不够面面俱到,缺乏对政策和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8.政策突变:补贴取消、禁止商业、食品卫生、医疗事故、环保要求、规模要求、安全要求、国际争端这是企业家最害怕出现的情况,面对国际争端、规模要求等问题,他们只能提前做好准备和铺垫。

9.违法违规:公款私用、偷逃税款、虚开发票、非法走私、违规生产、违法用工、伪造签名、伪造合同

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这样触及红线的行为,说明企业家的道德败坏、企业没有达到成为标杆的体量。

10.内讧外乱:团队分利、战略分歧、价值观分歧、上游供应、下游经销、终端销售、加工外协、物流配送

企业家的凝聚力不够、没有向员工描绘出与他们愿景相一致的蓝图。

11.经营迷失:技术落后、品质落后、谢十落后、多元经营、反复换道、求大求全、免费竞争、补贴竞争

企业家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控不精准、战略思想与时代脱节,并且轻信他人言语,都会出现这一问题。
 


分享到:
博士学位项目 世界名校博士 审核制博士 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项目 DBA PHD 博士项目 健康管理博士项目 项目管理博士学位 教育部认证博士项目 国际认证博士项目 金融博士班

版权申明:以上课程知识产权归属办学方 紫荆工商管理博士(DBA)仅提供课程信息展示,而非商业行为
紫荆在职博士(DBA)提供技术支持  http://www.pxemba.com/ 京ICP备11007365号-1
Copyrights © 2007-2020 PXEMB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