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论文以宋元以来形成的浙闽赣交界地域行政区域作为宏观考察对象,沿循历史文化传播线路进行匠派传承、匠意匠俗、尺系尺法、地盘侧样、丈竿系统、榫卯技艺几个层面的比较性研究。以乡土建筑营造技术特质及其传播变迁为研究对象,关注浙西→浙东、闽北→浙南、闽南→浙东几条历史线路与移民路线上产生的匠派迁徙、匠技传播。
•浙闽地域交通要道
•浙闽地域移民通道
研究视角上,突破孤立看待一个片区营造技艺以及建筑文化的现象,而将其置于更宏观的视角下探讨微观问题,关注文化传播视野下,相关联的区域之间文化、技术交流,在这种视角上探寻主要联系通道,通过对比分析与联系的方法,探讨其中关联性,进而使得微观之间相互变化和传承变得更加清晰。
•考察范围
•田野调查选点
研究方法上,论文打破以省界或行政区域为边界的研究界限,立足于文化传播学理论,通过文化传播的路径探索内在规律和路径交叠。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文献整理,探讨浙闽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和彼此的关联,聚焦匠作技艺与建筑文化传播的关系,从营造本体匠师及知识体系的传习出发,保护地方特征和营造特色基因。
研究内容上,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选定研究范围内营造技艺的整体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解释、总结和提升。重点关注了匠作经验口诀、榫卯技艺、尺系分布及尺系之外延伸的五尺、六尺、丈杆尺法。
“匠俗”文化观念-数码子与鲁班字
(1)方式一:方位词或构件名等字符抽象为符号。
(2)方式二:字尾竖向笔画省略,以符号代替。
闽北写法口诀:“前字叉叉角,后字连梭梭;东字出头,西字不出头”。
浙南写法口诀:“‘前’字一对角,‘后’字一条索”。
(3)方式三:方位名称或构件名称上下字或左右字借笔连写。
尺度体系-五尺 六尺
(1)匠作系统各业统一标准用尺,方便各工种间配合。
(2)至迟在1990年代,浙南温州、闽北浦城、和平、武夷山、闽东福鼎、赣东地域部分年长的工匠在使用曲尺的同时还普遍使用五尺。
(3)闽地匠作五尺的采用与传播,与江西匠帮用尺传承有必然联系。
(4)清时江南局部地区匠作系统中通行六尺。
(5)五尺、六尺分布为民间曲尺尺系分布提供佐证。
尺度体系-曲尺
(1)民间木工曲尺系统“代代相传”、“一地一制”、“鲜有增减”。
(2)民间木工曲尺尺长,相较于同地域其他标准用尺等的演变,相对迟缓。
(3)不同地域用尺习惯仍存明显差异,各成一派。
尺度体系-浙闽尺系分布
(1)浙尺4小支:26.7cm、27.0cm、27.8 cm、28.0 cm
(2)闽尺29.7cm、30.0cm、33.3cm
(3)分布特征突破行政区划,与陆路、水路、海陆关联分布
结构体系-屋水分布
(1)徽浙一带折屋之法与《营造法原》“提栈”之法相类,逐步递增0.5分或1分水。
(2)赣闽地域屋水经验与宋《营造法式》举折之法相似,即“自上至下,每架举高递次折减”;不同之处,浙闽地域折屋之法每架递减比例相同,江西、闽北地区每架递减0.5分;闽东一带每架递减0.2分。
(3)闽南漳泉地区“中点落运”之法与明《鲁班营造正式》有诸多契合之处。
工艺体系—丈杆技艺
(1)丈杆一般由掌墨绘制,制作材料以杉木为主,房屋建成后悬挂于固定位置,视为住屋的小风水通常不再取下。
(2)丈杆搁置的具体位置,浙南永嘉地区通常将其置于檐廊部位檐下;浙南泰顺与临近的闽东地区丈杆多置于正栋之下的梁架上方;而闽北地区则通常将其置于正厅太师壁正上方或前方后金檩之下,两端嵌入两侧墙体。
(3)丈杆尺法绘制方式、标示方式与符号表达各有差异,分属不同派系。
工艺体系—榫卯技艺
(1)第一类:套照工艺,采用弦线照板、照篾方式
(2)第二类:“套甲”工艺,采用两竖一横照木组合方式
(3)第三类:“回榫”、“插板”、“透榫”工艺
(4)第四类:以曲尺为主要工具操作完成的角尺照工艺
结语
(1)匠技流派与地域性
•“绍甬帮”、“东阳帮”、“温州帮”“北路帮(寿宁帮)”、“抚州帮”、“闽台帮”
(2)移民产生的浙闽地域匠派迁徙与匠技传播尺法绘制方式、标示方式与符号表达各有差异,分属不同派系
•明清以前躲避战乱的宗族迁徙/商业移民
•福建闽东、闽南地区沿海路入浙南山区的手工业移民
•福建汀州辗转到达浙西南山区的客家移民
(3)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孕育下的东南地域匠作技术交流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具体而微的同源性
•钱塘江、闽江等流域以及陆路交通要道的传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