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School
商学院
手机:13521943680
电话:010-62904558
本期“MBA菁英说”,我们邀请到了哈佛商学院MBA的校友,Zoe。Zoe性格爽朗、乐于分享,在HBS的两年时光让她感触颇深、收获颇多。但是起初,Zoe不过是想通过商学院转换一下工作领域和地域,这两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通过她的讲述一探究竟吧。
本期MBA菁英 Zoe
Zoe,HBS MBA Class of 2019。国内本科及硕士教育背景,毕业后加入联合利华,在职五年后决定申请MBA,并最终被哈佛录取。
国内本硕毕业后,我加入了联合利华的上海Office,算上在日本驻派一年的经历,前前后后总共工作了五年。在当时,工作上我完成了最开始给自己设立的小目标,生活上也进入了十分安稳的状态,我可以轻松预测未来二十年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于是,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选择安于现状,二十年后的生活会是自己想要的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既然如此,寻求改变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我想逃离波澜不惊的现实,更希望在职业发展上寻求突破,于是申请MBA的念头逐渐萌发和成熟,最终,我在2017年被哈佛商学院录取。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过在西方国家学习生活的经历,正式入学后,不可避免地感到了一些“水土不服”。最先体会到的是来自学术方面的压力,因为HBS采用的是Case Method的教学方式,在上课前需要阅读长达二三十页的案例材料,搭配不同的课程,每天都要完成两到三个案例的阅读任务,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去调整和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另一方面,因为是Case Method,在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Class Participation也是期末成绩的重要考量,作为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留学生,起初在90多人的课堂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的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除此以外,社交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商学院场景下,与人交际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开学初期,社交活动应接不暇,大家都像“赶场子”一样参与各种活动。不去,会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去了,有时候也会筋疲力尽。
(2017年波士顿第一场大雪,参加完Holidazzle——所有一年级学生的舞会后,在校园里拍下了这张照片)
其实现在回想一下,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时间不够用,一天只有24个小时,但是要做的事情和要完成的任务实在是太多了。既然“自然规律”无法转变,只能从应对策略上进行调整。
首先,要清晰界定自己在不同阶段的首要任务,比如在求职季到来的时候,我会尽量减少社交娱乐和阅读Case所占用的时间,专心备战Recruiting;其次,如果心绪实在难以开解,我会找在国内的挚友和老公倾诉。在这里我想特别谢谢我的老公。我们一同经历了一段长达一年的异国恋,隔着上万公里的距离和12小时的时差,我和他的相处模式也经受了一定的考验,但是在我最迷茫最低落的时候,他给了我很多支持、安慰和鼓励。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好朋友和老公能够给我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可他们并没有经历过我当时的处境,因此也无法做到百分百的感同身受,所以我认为,和身边的同学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大家都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正在感受着相似的情绪和压力,他们会根据你所提出的困扰,为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同时也能使你的心境真正平复下来。
和同学们一起旅行,总是最开心的时刻
前面已经提到,HBS采用的授课形式是Case Method,具体而言,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沉浸在某个真实的商业情境中,并结合激烈的互动和讨论,设身处地地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教授主要是以引导者的身份掌控课堂讨论的方向,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自己,用两个词总结一下课堂氛围,大概是“Dynamic”和“Engaging”。
而且HBS的课堂规则也比较严格,每堂课的时长为80分钟,且学生不准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任何教辅材料都需要纸质打印后随身携带。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并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鉴于Class Discussion的热烈程度,教授也会建议大家最好上课中途不要离席,以免打断讨论节奏和错过一些精彩的观点。
通过两年的学习和观察,我感觉HBS所教授课程的学科难度是不算大的,而且既然是采用Case Method的教学模式,校方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以灌输理论知识为第一要义。HBS真正在乎的,是以Case Method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并鼓励学生从真实商业运作的模式中,树立起更为全面而宏观的思辨才智。
说到我周围的同学,每个人都特别优秀,而且大家的身上都有非常耀眼的特质。除了学习异常刻苦,课后的放松娱乐也特别投入,通俗点说就是“work hard, play harder”。在HBS,每周都会有两到三个大大小小的Party,如果选择去参加,嗨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大家第二天上课的精神面貌好到“令人发指”,不仅完全没有任何的疲劳和宿醉感,甚至还依然能够在课堂上发表“Perfect Speech”,这大概也可以称为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点吧:玩儿起来再疯都可以,但是正事儿也完全不会耽误。
2018年的Israel Trek
HBS的学生社团是五花八门的,我参与最多的,是Greater China Club (以下简称GCC) ,也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名思义,这是HBS内规模最大的华人学生社团。社团会定期举办各种社交活动,以此增进华人学生群体的联结和感情。另一方面,GCC还会针对外国学生群体举办一系列的弘扬中国文化的论坛、讲座和China Trek,让全校师生更加了解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展示华人群体的风采。除此以外,社团还会组织专门针对华人学生的Recruiting Events,每年都有许多知名的国内公司和企业通过GCC前来哈佛进行校招,并以此作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发展。
HBS还会组织许多有意思的短途长途旅行,这也是相较于其他顶级商学院的一个特色。这两年里我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去了全球各地不少地方,增长见闻的同时,更欣赏到了许多美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线路,包括每年九到十月份的Mexico Trip,以及学生们自发组团前往的Iceland Trip。当然了,不同的社团也会组织一些短途旅行,挑选一个距离波士顿两到三个小时车程的目的地,租一间大House,大家一起吃喝玩乐两三天。
2018年的春节Retreat
该玩的时候玩,该找工作的时候也绝对不能懈怠。作为MBA新生,入学后的一到两个月,求职季就会到来。不过在当时,每个人都被突如其来的生活转变弄得有些晕头转向,适应学业任务已经需要耗费不少精力,更别说要应对风风火火的校内招聘了。不过好在HBS还是非常体谅我们的,为了让大家先适应学习节奏,在九月底之前,学院不会安排任何公司企业举办与招聘相关的活动和宣讲,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不仅可以调整学习生活的状态,也能够安心地准备求职材料。
等到求职季正式开始,大家就要奔波于各种宣讲和社交场合了。一般来说,在求职相关的社交场景中,大家的Networking模式会是几个人同时围着某家公司企业的代表交谈和提问,如果想要让公司方人员对你留下印象,光提问是不够的,一定要在交谈的过程中,适时地抛出你对于该话题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使得对方吸纳到一些来自第三方的认知。这样有来有往地交谈,才会使你的个人形象逐渐清晰,从而让公司和企业的代表更容易记住你。
在这里也想和大家说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求职季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些Overwhelming,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不够清晰。虽然申请的时候已经在Essay里具体设定了一个Career Goal,但在入学后总是很难百分百按照当初规划的那条路线前进,我自己就经历了这么一个纠结的过程。因此建议广大即将入学或是准备申请的小伙伴们,职业目标一定要尽可能具体,一旦感觉到想法有变就得及时调整,这样在入学后的求职季中,才能掌握主动权。
2018年寒假在玻利维亚——在HBS的两年里,我抓住一切机会,深入探索了南美和许多地方
回顾在HBS的两年MBA生涯,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更了解自己,这也是HBS一直以来推崇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多做Self-reflection。一年级时经历的种种压力、迷茫和挫折,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铸就一个更加坚强和勇敢的自己,等到二年级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回过头再去反思和梳理,会得到非常不一样的深刻感悟。另外一个让我意外的巨大收获是交到了一挚友,这些纯粹无杂质的友谊,让我觉得异常珍贵。
最初决定申请MBA,只是想要换种生活方式,只是想要寻求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但是没想到,这两年的见闻和收获,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当时的预期,这段经历,已经从各个层面上提升了我人生的宽度和广度,它将会是我永远珍惜的精神财富。
两年MBA项目开始时,在开学前一周,我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如今回看感慨良多。开学典礼上,院长说这将会是“Transformational的两年”,我当时有些怀疑,但是现在我终于相信了